“从教29年,我始终牢记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事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我校首届教学名师、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朝升教授在网上发表的心得。它不是虚言,更不是官场套话,而是张朝升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发自心中的抱负,是言出必行的誓词。
张朝升在高校教师的岗位上,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一誓词。
生活:与学生交朋友
29年来,张朝升在高校里当过班主任、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也担任过教研室副主任、设计院设计所所长、系副主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对学生的那份爱心都始终不变。他自豪地说:“我有很多学生,现在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来跟我聚会,有些学生出差到深圳、福建等周边省市,还特地绕道来看望我。”
张朝升刚进高校当教师时,当辅导员和班主任。那时的学生,年龄差别大,人生经历各异,思想比较复杂。张朝升每天都到学生宿舍走走,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久而久之,学生把他当作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做学生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他们的最实际问题。教师对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关爱,学生也可能会一辈子不忘。”张朝升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
一次,一名年龄较小的学生生病了,哭着要回家找爸爸妈妈,张朝升知道后,马上将他送到医院治疗,每天都到医院陪他,还动员班里的同学买慰问品去探望他,学生的家长后来到了医院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这件事过了多年就忘了,前年张朝升公事出差到深圳自来水公司,一名男子跟随他很久,最后追上来亲切地喊张老师,张朝升认不出他了,他说:“我是七九级那个年龄最小的学生啊,当年在学校时是你亲自送我到医院看病!你可能忘了,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找到准确点,切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要说空头理论。”张朝升进一步深化说。张朝升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关心到学生的婚姻问题。当年有个学生,年龄比当辅导员的张朝升老师还要大,进大学前曾经有了女朋友,但读书期间,女朋友出国了,等她回来吗?如果她不回来又怎么办?这些问题使这个学生十分苦恼,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张朝升知道后,就像朋友那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两个人是有感情基础的,首先你不能背弃她,要相信她;如果你主动放弃了,就是你的不对。这个学生听了张朝升的话,消除了顾虑,安心学习。后来,女朋友回国,他们结了婚。这个学生现在当了一个县的计委主任,常与张老师联系和来往。
张朝升是靠艰苦奋斗而冒尖的知识分子。他年轻时在黑龙江一个畜牧农场工作,经历过艰苦的磨难。因此,他十分同情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并千方百计地帮他们解决困难。每逢春节时,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总在学校过年,张朝升经常主动地跟他们在一起,跟他们聊天或者组织他们参加活动,让学生增加一些快乐,消解一些乡愁。有一年,一名江苏籍学生家乡遭到了水灾,暑假时他没钱买车票回家,但他又很想回去看一看受灾的家。张朝升知道后,便用30元钱帮他买了回家的车票(那时他每月工资是60余元)。学生非常感激,探家回校后,立即将钱还给了张老师,说政府对灾区安排得很好,家里说最大的困难也不让老师破费。张朝升说我知道你家里现在非常困难,你还是把钱寄回去,就当我借给你们的。学生把钱寄回家里,家人来信鼓励说,遇上这样的老师,三生有幸,你要好好学习。
“从教近三十年,最大的幸福是交了一批学生朋友。到了现在,虽然学生的思想跟当年不同,但需要帮助、需要解惑的心理基础是一样的,教师必须力图与学生形成朋友关系,才能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要解什么样的困惑。”张朝升这样说。
上课:以学生为主体
张朝升非常重视给学生上课这一环节。他上的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专业涉及的无非是各种各样的构筑物、设备、管道,一般人看来是很枯燥的,但他能将课讲得有声有色,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学生的欢迎。多年来,学生给他上课评的分都是优秀。他说:“作为教师,每当上课铃一响,讲台就像大幕拉开的舞台,你应该精神饱满,激情洋溢,充满活力,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灵感,与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他认为教师自己仅仅是牢实掌握基础知识还不够,还要在上课前吃透教材,上一节课至少应该花5个小时去备课。
他上理论课,比较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他认为,不但要将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将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帮学生消化和理解。因此,在下课后,学生总爱围在张老师身边提问,张老师总是乐于作答。他上的理论课,能以教材为主,跟踪专业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补充专业相关的新技术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自己的科研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新技术。
他上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他常常是带着学生到水厂、工地和实习基地去,过着与学生同甘共苦的生活。他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在东北,实习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他经常带着学生到施工现场,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吃的是非常简单的饭菜,住的是简陋的土房,晚上特别冷,那种辛苦难以言表。现在学校虽然有了如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厂这样条件比较好的实习基地,但师生实习时仍需要带着自己的行李下去,老师和学生同住一间大房子。在这个时候,张老师总要将床安放在近门口的地方,因为这样好掌握学生的出入情况。实习期间,他每天都向学生布置若干个任务,到了规定的时间,他就一一检查完成情况,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其中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按照你的思路学到了知识,是否提高了工作的能力。
工作:全心身投入
张朝升在科研上也有出色的成果。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及建设部等科研项目15项,已完成8项、在研7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近10余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部,主要参编国家设计规范和设计规程2部。指导学生的调查报告获“全国大学生城市水情调查”大赛三等奖1项,今年又荣获“十五” 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在国内同行中,他已成了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
作为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校特聘教授、广州大学市政工程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牌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负责人,兼任着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专家等众多的职务,教学、科研、行政缠于一身,他是怎么做到应付自如的呢?
“只能靠勤。”他回答得很直接。教学,他对专业很熟悉,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都比较轻松;行政这块,他主管是教学工作,花了他不少时间,如果上班时间干不完,就用下班时间干;科研,只能在夜晚和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做了。当然,那些社会职务,有时也要他参加很多会议什么的,也费去不少时间。每天晚上,他要工作到12点甚至1点。“我这个人,身体过得去,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每天只看电视新闻,所有时间都在工作上了。应付得来。”他对记者说。
这平实的一句话,让记者肃然起敬。联想起他在网上发表的另一句话,我们觉得它真实可信:“我爱教师这个伟大、光荣、神圣的职业,它就像点燃的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我愿意在这一岗位上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高良铨 编辑:朱玉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