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媒体广大 正文

【新华网】戴伟华:用诗构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作者:时间:2018-03-29点击数:

新华网广州3月28日电(卢鉴 张梦莉)“当代诗歌散文,处处可见唐诗影踪。新时代要爱诗,才能用诗学来构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州大学资深文科教授戴伟华说。

戴伟华,1958年生,江苏泰州市人,是我国唐代文学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唐代方镇使府与文学、地域文化与诗歌、中国诗学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唐代幕府与文学》《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等。

1122605937_15222398128401n.jpg

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州大学资深文科教授戴伟华。新华网发

唐诗让人在喧嚣尘世找到一块栖息之地

戴伟华对唐诗怀着一种虔诚的热爱:“唐诗以其短小的篇幅,隽永的情韵,丰富的内容,反映了特定时代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精神风貌、审美意趣。唐代的远去只是时空上的,今人在心灵上依旧与它有情感的共鸣。唐诗让我在喧嚣的尘世里找到一块诗意的栖息之地。在这片天地里,文人情怀、盛世气魄都蕴含其中。”

戴伟华是怎样走上诗歌研究之路的呢?他说,“我看父亲抄写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觉得诗很美,后来,我1977年考入大学,遇见赵继武先生,他喜欢带领学生吟诵古诗、创作旧体诗,认同晋人陆机‘每自属文,尤见其情’的观点,这对我以后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影响颇深。”

戴伟华在扬州学习、工作二十余年,这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古城培育了他的文化气质。他说:“扬州是‘水城’,水是有灵性的,通过水能表达细腻的情感。”记者发现,他创作的许多诗歌都与水有关。

比如他的新诗《牵手》:“当我文思与诗情/枯竭如/一口老井/请你/在雨水的季节/月光照影的子夜/丟一粒有温度的种子/明年春天就可以发芽/只要你耐心等待/她会很快绿蔓井面/静静地/去牵你的手”。

学诗应广泛阅读

戴伟华所从事的古代文学学科是一个关注古代文学文化遗产的学科,“遗产”的当代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他希望青年人能够珍惜这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新时代。

1122605937_15222398129121n.jpg

戴伟华教授主编的《诗歌中国》丛书。新华网发

他认为,学唐诗需要广泛的、交叉学科式的阅读。“要先读诗,再写诗,广州大学最近组织的‘经典百书’推荐书目活动就很好,喜爱唐诗,就可列出关于唐诗的特色书单,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推广,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他回忆说,自己大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有关唐代的文献,做了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

他常常勉励学生,不要在一个方面或一个朝代里小范围读书,交叉学科的阅读常能为唐诗研究者提供不一样的视野和灵感。现在青年学子用互联网研究诗词,比起以前查阅资料更方便了,要注意把学问做扎实。

用诗构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戴伟华认为,诗是一种意境,是含蓄的、有启发的。诗与人之间能够产生一种沟通、一种共鸣。诗是丢一粒沙子,留给你无穷尽的想象。而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延续不断,唐诗如烙印一样打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

“谈及‘文化自信’,我认为关键点在一个字——爱。我认为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你爱诗,才会自发接近它、了解它,用诗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我们的文化自信。”

他认为,关注当下,用唐诗培养当下生活意趣是学者文化自信的表现。“闲时练字、画兰,静心看世界,我们要在美好生活中去努力奋斗,展现文化自信。”

(来源:新华网2018-03-28)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8-03/28/c_1122605937.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