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onkey工作室,由我校机械与电气学院李伯泉、钟海泰、叶家杰、郑植俊四名学生于2015年组建而成的3D打印技术开发团队,致力于研究3D打印技术教育培训及3D打印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自制国内首个星球大战BB-8球形机器人,在网上引起热议。
被人称之为“上上世纪的思想,上世纪的技术,以及这个世纪的市场”的3D打印技术时代已悄然来临。当“技术”与“思维”相结合,当“3D”与“脑细胞”相碰撞,带给生活的激励远要比技术本身还要多。
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四名大三学生李伯泉、钟海泰、叶家杰、郑植俊在2015年9月成立了3Dmonkey工作室。从此,四位少年以梦为马,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械器时代”,在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中注入专属“少年”的新的能量和生机。
当技术与力量结合,能动力便崛地而起。最近,一个关于“广州大学创客自制国内首个星球大战BB-8球形机器人”的分享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视频中,3Dmonkey工作室的四个年轻人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BB-8球形机器人的制作过程,让人惊叹不已。
李伯泉、钟海泰、叶家杰、郑植俊4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在大一时,一同进入我校实验中心创新班学习。他们在合作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彼此熟悉,渐渐地走在了一起。志同道合的他们组建了一个创客团队——极创团队。该团队致力于研究现今风靡全球的3D打印技术教育培训及3D打印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
“组建极创团队,创立3Dmonkey工作室,始于偶然”,李伯泉向我们介绍道。在创新班学习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充满好奇心的他们接触到了3D打印技术,而正是拥有多次动手实践的机会,他们才对3D打印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在了解中不断地深入探究。
他们没有想到关于BB-8球形机器人的制作视频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起初只是他们有制作一个机器人的想法,于是就去做了。完成后,他们发现自制的机器人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并且它是由新技术制作时,便产生了“把机器人的制作过程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认识到‘科技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的念头。
“与其说我们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不如说3Dmonkey在恰当的时候做了恰当的事情罢了”,李伯泉说。
“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在于,利用故事的方式把我们的幻象讲出来,而这种幻象在若干年以后,能够来到现实并梦想成真”。
3Dmonkey工作室秉持着同样的逻辑,同样的思维,制作了BB-8机器人,其原型源自于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李伯泉说:“看完这部电影,觉得BB-8机器人既可爱又有科技感,而且发现许多影迷都喜欢这个‘小东西’,于是我们团队设法去了解它的制作原理和结构,想要呈现给大家。”
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具体的设想,四位少年便开始了现实中的“星球之旅”。作为学生,刚开始他们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机器人的制作原理与过程。因为是“新手”,所以在结构设计这一方面上,最初测试过程相当不稳定,而且运作起来的效果也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最低打算”,更别说是和《星球大战》中的原型相比较了。于是,他们四人日夜钻研,经过一系列结构优化设计,降低整个机器人的重心以及改变机器人整体的配重,并不断地测试与记录,终于,电影中的原型机器人诞生了。从这一艰难的制作过程他们明白了,万事开头难,只要能下定决心并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道路会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拥有卓越的设想和不懈的能动力,再加点乘风破浪的强劲,幻象来到现实这其实并不是梦。制作BB-8机器人,对于我们四个人而言,分工确实很紧凑,并且平均下来每个人的工作量其实非常地大”,钟海泰向我们说道。
“一起构思完机器人的内部机构,确立方案后,我们便开始分工合作”。购买材料,绘制外观模型,绘制内部结构,编写程序,使用3D打印机打印和外观颜色的调配,这些最基础的事情都是3Dmonkey的成员们一点点完成的。
绘制完一幅蓝图后,最核心的是如何去实施它,这往往也是最艰难的一部分。回忆起制作过程,队员们感慨万分:“最困难的地方在于BB-8外观的绘制,需要在一个光滑的球面进行图案绘制,而我们在绘制过程中是使用喷漆进行上色的,因此在绘制图案时花费的时间最多,也最考验耐心。一点点失误都不容有,一旦出现失误,就要重新来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团队都齐心协力,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做好。” 同时正是这一个过程,让3Dmonkey的成员们发现,彼此之间的默契也在BB-8的绘制中不断建立起来。
BB-8的制作过程其实不像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简单,郑植俊向我们解释:制作BB-8机器人费时一周,在这一周里,需要做着同样的步骤,反复地上漆、画线、调试,过程枯燥繁琐,甚至会因为喷漆时间不够导致整个零件报废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也正是这样,3D monkey团队成员回忆制作过程时叹气道,他们制作第一个BB-8机器人的头部时就失败了。
即使制作过程困难重重,但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在探索科技的路上有一句话叫做“不轻易言弃”。
“目前,国内3D打印教育远远落后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这从根本上限制了3D打印技术在国内中小学的发展”,3Dmonkey团队说出了我国3D技术现状。
正是如此,3Dmonkey团队应对学校要开设3D打印课程的需求,开展了3D打印科技教育培训服务。该业务主要是开展以3D打印技术为主,结合3D模型设计以及3D打印机的操作使用,单片机编程等知识的多模式综合类创新型科技教育培训服务,填补目前科技教育在3D打印建模和3D打印机使用这两者之间统一教材和培训的空白。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是在探索当中,有幸接触到了3D打印技术,便想在这方面帮助弥补国内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短板”。说起初衷,团队的四位年轻人如是说。
他们认为,在国内的大部分中小学建立起管理制度完善,具有创新性的3D打印科技实验室,让中小学生真正动手起来实践,了解什么是创新创意与创造,从小给他们打造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平台,会给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带来无限的发展潜力以及给中小学带入更多衍生的科技教育学科。
谈起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3Dmonkey团队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技术不应该成为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电影科幻产品”,而是应该更好地普及与运用。
在他们看来,如今3D打印技术在国内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3D打印机的销量也非常不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少有人知道如何使用,不会使用便不会购买,从而导致普及率不高。因此3D打印技术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只有教育培训做起来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才会更顺利。
其中,让孩子们从中小学开始接触3D打印技术,这是“教育”与“科技”相伴而行的表现。只有教育与科技相融合起来,才能更有利于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创造意识,与国际接轨。由此推论,3D打印技术教育在大学中普及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适应,去学习。
同时,3Dmonkey团队向我们说道:“3D打印可以将很多抽象复杂的东西都打印出来,例如DNA链或是其他的一些教学用具,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师的讲课变得容易,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样的教学优势,在教学史上,是无可比拟的。
所以,3Dmonkey团队表示,不应该把目光仅仅只放在BB-8身上,BB-8只是3D打印技术的一个载体,核心还是“技术”。他们虽然是开创者,但也是传承者。把3D打印技术推广开来,才是当前要做,且刻不容缓的事情。
(供稿:学生记者 吴仪 陈雅帅 王怀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6年3月31日第325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