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子风采 正文

国家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毕丽芬:不因贫困而自卑

作者:时间:2003-04-24点击数:

毕丽芬在颁奖仪式上发言。

名牌运动服,原装进口香水,大型生日party……时下的高校高消费、盲目攀比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闻了,但这些离贫困生毕丽芬太遥远了,当一些纨绔子弟躺在安乐窝中为每月几千元的生活费在抱怨时,毕丽芬已经用稚嫩的肩膀在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她给记者计了一笔数:每个月的师范生补贴120元;勤工俭学每月120元左右;做家教要视课时而定,一般一百多元,最高不超过两百多,这就是毕丽芬的全部收入了,但不是毕丽芬的可支配收入,“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弟妹,多病的母亲,没供完的房子,别说问家里拿生活费,自己能省下钱肯定还要帮补家里的。”

毕丽芬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00级学生,来自花都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父亲在她7岁那年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弟弟、妹妹四人相依为命,母亲失业在家,靠为人缝补衣服为生,月收入只有300多元。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衣服穿破就扔,很少人会拿旧衣服去补,遇到刮风下雨的日子,这种走鬼式的营生就没法做了,家里常常连日常的生活开支都难以维持,三姐弟都要上学,面对一年至少七、八千元的昂贵学费他们家一筹莫展,为这笔学费要在亲戚朋友中东挪西借。

2000年,毕丽芬考上了广州大学,但拿着录取通知书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即将面对的也是四千多元的“天文数字”学费。“当时真的就想放弃了,家里实在没那么多钱供我上学,我甚至已找熟人找了一份电信局的临时小工。”幸运的是在社会和学校的关怀帮助下,她终于还是迈进了大学的校门,进校以后,她申请了贷款,解决了最大的学费问题,参加勤工助学,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生活的困难。如今已完成大学三年的学业,守得云开见月明,生活的道路似乎越走越宽,希望也渐渐展现在眼前了。

艰难的生活也锻炼了毕丽芬,她觉得人穷志不能穷,不要因贫困而自卑,贫困的学生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在校三年,她要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要勤工俭学要做家教,她必须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帮忙养家,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学习,这也意味着她比其他人的付出要更多。深夜时分,在通宵课室常常能见到她勤奋学习的身影。工夫不负有心人,她各科成绩保持名列前矛,获优秀学生奖学金,获优秀“三好学生”称号,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她负责的课题获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论文社科类三等奖,并申报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这次又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

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毕丽芬将得到一笔6000元的奖金,这对她来说可是一场“及时雨”,至少能稍微缓解目前捉襟见肘的窘况。毕丽芬平时生活非常节俭,每个月伙食费只有120多元,三十多元一件的衣服她都觉得贵,拿到钱后会不会善待一下自己,吃点好的,买件漂亮的衣服?对这笔钱,毕丽芬表示,这是国家对贫困生的奖励和鼓舞,获得国家奖学金感到非常激动,但这笔钱会分文不动地交给母亲,家里太需要钱了:下学期自己和弟弟的学费;明年就大四了,实习和找工作也需一定费用,要用钱的地方好多,先把钱交给母亲,要用再拿吧。

明年大四,对于未来,毕丽芬有点迷茫,对读书有强烈兴趣的她渴望考研继续深造,但这些年为求学而欠下的债款急需她工作后偿还,读研不仅不能赚钱帮补家里,还要很多学费,这些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意味着她求学的艰辛之路终于走到终点,深造意味着她要背负更大的生活压力继续求索不止,毕丽芬说到时再看吧,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要从现在做足准备,“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她说。

(新闻中心记者 林雪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