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名师风采 正文

【名师风采】吕延明:悠悠岁月十五载 无怨无悔心换心

作者:周佳琪 王玉玲时间:2016-07-03点击数: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和广州大学首届辅导员指导职业能力竞赛中,作为人文学院代表的吕延明老师,分别获得入围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她还获得了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的二等奖,作为前三十名,为国赛做着培训和准备。

辅导员的工作从“心”开始

吕延明是我校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任职辅导员已有15年。在这个岗位上,她处理过不同类型的学生事件,如学生心理问题疏导、误入传销组织等。

吕延明认为,辅导员是做“心理”的工作,要从“心灵”开始。不能等着学生来找辅导员,而是辅导员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状态。“以心换心”才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

吕延明告诉我们,自己想当老师的心愿源于当老师的母亲。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坚信教师行业是美好、平凡且伟大的。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志愿全部锁定在“师范生”。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母校担任辅导员,这是她对学校的另一种爱。她说,感谢学校给她的机遇,还有受用一生的知识和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相比于任课老师,我更愿意做一名辅导员”,吕延明如是说。辅导员与授课老师不同,授课老师需按照课程大纲,将知识倾囊相授。而辅导员的工作更自由,更具有挑战性,它真实地靠近学生所思所想,感受到与学生交往中的被需要和成就感。“当学生愁眉苦脸地进来,带着笑容离开,这种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

“应当多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国情、市情、校情,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只有在不断的汲取和学习中,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吕延明坦言,做辅导员工作需要如“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自己的立场。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来结合当下的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与学生共同成长”。

“被需要感”是工作的动力

相较于任课老师,辅导员的工作显得更加繁琐,更具有挑战性。每天接触不一样的学生,倾听并帮助学生们走出不同的烦恼,这种工作的新鲜感和被需要感,让吕延明甘之如饴。

因为吕延明的大姐姐形象,私下里同学们会亲切地叫她“大师姐”。这位“大师姐”不仅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对学生们有极大的帮助。她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优劣势去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做到“定点、定位、定向”,找到目标之后权衡利弊。“我们说现在的年轻人浮躁,一天的生活一下就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其实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有当你自己全面地了解你自己,认清自己的方向时,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吕延明笑着说。

吕延明在工作期间带过5届学生,每一届学生都有各种问题需要她来解决。她给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事件:06级一位来自广西百色的男生,有一位在西安的女朋友。这个学生很有才华,但同时也有些内向和敏感,家庭经济情况较困难。一次他和女朋友吵架后,一时生气说要去跳珠江,之后就失去了联系,他女朋友情急之下找到当时身为辅导员的吕延明。通过电话了解情况后,吕延明马上安排其他同学在珠江附近找人,自己则连夜打车从数十公里外的家中赶来,最终还是她在常与该学生谈心的驿站发现了他。找到他后,吕延明第一句话就是“你把我吓坏了!”这位男生看见老师,感动又委屈,情绪再也无法控制,嚎啕大哭。在推心置腹的谈心后,吕延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该学生由于窘困的家境负担不起自己的生活,更不用提高额的恋爱经费了,于是决定和女朋友分手。

吕延明爱惜人才,不忍心看着这名才华横溢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而受困,于是她主动站出来,决定在毕业前每月资助该男生300元作为生活费,以此激励他,希望他可以度过难关。在当时,300元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吕延明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吕延明的支持下,这名男生克服了自己的困难,积极生活努力工作。就在2014年,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编辑的他,把妻子和孩子带来学校看望曾经在他最窘迫的时期给予他最大帮助的吕延明老师。“是吕老师当年对我的不放弃才有了现在的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吕延明则认为,能拥有这种携老扶幼回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成功。“看着他们愁容满面地来找我,最后可以一扫阴霾地回去,就是我工作中最满足的时候”。直到现在,吕延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明信片,甚至是国外漂洋过海来的邮件,寄托着学生对她的思念和尊重。

不断在传承中改进

人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辅导员的工作经验给吕延明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不断的被感动、被需要感让吕延明时刻保持着工作的高亢状态和年轻的心态。

谈起吕延明曾经的辅导员,她也坦言在她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她曾经的辅导员正是我校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辅导员。吕延明在他的身上学到的是,辅导员要随时保持高亢的工作状态和有程序讲原则的办事方法。“我以前没有事情是不会找辅导员的”,吕延明笑着说。但是现在吕延明更多的希望学生们可以和老师随时保持联系,能够做到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就是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吕延明为了能够融入学生们的生活,正在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说起最近很火的“PAPI酱”等新鲜事物,吕延明也很熟知。不断地了解新近发生的事件,赶上潮流,这也是吕延明拉进师生距离的方法。

面对当今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吕老师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有关人文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是形而上的,它可以体现在你的礼仪姿态上,陈平原教授曾经这样比喻,如果说理工科的技术就像一间房子里的客厅、厕所,你每天必须要用的地方,那么人文就是你房子里面那副齐白石的画。它虽不是生存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房间却因为这幅画的点缀有了诗意,使得本平淡无奇的房间显出了深意。这就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意义所在,它是人类精神灵魂补充,教导人们什么是真善美,培养着人们的正义感和道德素养。

(供稿:学生记者 周佳琪 王玉玲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6年6月15日第331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