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名师风采 正文

【名师风采】哈迎飞:读书,教学,科研就是生活的常态

作者:丘敏华 张宇杰时间:2017-10-23点击数:

编者按: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国教育科研工作者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本报推出“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引路人”系列报道。

那是四月底的一个傍晚,约莫五点钟和哈迎飞老师见面时,她正独自在办公室处理各种事情。当我们缓缓推开她办公室的门时,首先映入眼中的是屋子左边一大块堆满了书的地方,余晖洒在上面就像闪着金光的小山包。

见到我们来访,哈迎飞老师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端坐着跟我们聊了起来。谈及获得的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她表示很惊讶,“真的没有想到,很意外”。

学无止境 乐莫大焉

“从事文学研究工作让我有与众不同的认识事物的体验,我感觉很愉快”,“许多的困难都成为了经历”,哈迎飞感慨道。20多年来,哈迎飞以“高起点、高要求”的严谨态度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课题,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她获得了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文科研究不像理科,没有实验室,书房就是文科研究者的实验室”,她笑着说道。

哈迎飞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而宗教是她研究文学、观察社会、把握人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和途径,也是她学术的突破口。2000年,她的系列论文《周作人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之二、之三)在《鲁迅研究月刊》上连载后,素不相识的学界前辈、著名的周作人研究专家舒芜老先生曾专门来信并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成果填补了周作人研究的一个空白。哈迎飞回忆起选题时的思考说:“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近佛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虽然这方面的课题成果有限,但却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探究学术的步伐从未停歇,2007年,哈迎飞完成46万字的专著——《半是儒家半释家:周作人思想研究》该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猫头鹰学术文丛”出版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温儒敏教授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书评,称赞该书是现代文学研究界“难得的新秀佳作”。“研究一位经典作家,就像遇到了一位高明的老师,为了能跟他‘对话’,你会跟踪阅读他读过的所有重要的书,收获是很大的”,哈迎飞笑着说。

“学无止境,乐莫大焉”,哈迎飞用八个字总结了从事科研工作以来的感受。她同时也说,主攻方向确定以后,不要轻易改换阵地,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诱惑永远是存在的,“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够安心地等待”。

教学是科研意义的实现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讲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的第六讲,在这一讲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张爱玲和她的代表作”,哈迎飞边说边打开多媒体课件。十分钟前,课室就坐满了人,有的学生甚至早早来到课室看书,等候上课。

“张爱玲,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听到如此新奇的评论,同学们开始轻声交流,更加投入到了课堂中。“但她除了光有‘天才梦’之外,其他一无是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怕上理发店,怕见客人,怕给裁缝试衣裳,不会削苹果……”作家的许多轶事,哈迎飞都了如指掌,“张爱玲大一时参加上海《西风》杂志社的征文,只获得名誉奖第三名,她十分生气,认为征文是限定了字数的,而获得第一名的比规定字数多了好几倍,很不公平。其实是她自己粗心大意,将‘投稿要求5000字以内’看成了‘500字以内’”。看似很遥远的作家,形象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有的学生身子微微前倾,歪着脑袋,似乎在期待老师多讲几个“好玩”的往事,欢快与轻松的氛围让这个夜晚格外难忘。

“我发现很多同学非常喜欢文学,我感到非常高兴,好的文学作品是惠及终生的。阅读就像照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己。”她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精品通识选修课程在学生中有良好的口碑,也让她获得了两届“最受学生欢迎老师”称号和广州大学教学名师奖。热爱阅读的15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同学说:“这门课让我受到不少启发,也让我更加理解现代作家的一些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哈迎飞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过文学理论,但文学史意识淡薄。因此,她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把美学判断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把问题意识带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讨论,使灌输式的讲授在一定程度具有研究、探讨的性质。“这样做不仅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文学史真相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她如是说。

在课堂上,哈迎飞总能和同学们愉悦地交流,她把这种交流形容为“心灵与精神的对话”。但她坦言,教学和科研是存在矛盾的,两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是科研意义的实现,我希望能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和蔼的学者 严格的导师

“哈院长来了!”在场的学生急忙整理资料和仪表。随着高跟鞋“哒、哒、哒”的声音越来越近,这间研究生复试的考场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当时我们看到哈迎飞老师从远处走来,内心特别紧张。后来,她微笑着跟我们问好,我们的心情才轻松一点。” 16级学科教学专业的研究生朱章玮半掩着笑说出了这段经历。

“名气成就很大的学者会让学生感到‘害怕’”, 16级学科教学专业的研究生陈秋宇坦言。但在和哈迎飞老师相处一段时间后,陈秋宇发现她不仅亲切和蔼,对学生更是关心且耐心。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林楷虹回忆,她研一的课程论文犯了概念性的错误,还没讲完就被哈迎飞的问题问倒了。“为自己的低级错误感到惭愧不已,甚至不知道课后如何跟老师交代。”但让她意外的是,即使课室只有师生二人,哈迎飞也没有责备她,还对她准备论文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让她认识到了症结所在,“老师的鼓励以及点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她感激地说。

实际上,在未成为哈迎飞的学生之前,他们对这位导师就已“久仰大名”。无论是在讲座上认识她的朱章玮,还是旁听过她上课的林楷虹,都敬佩她的学识和科研态度。“对于学术问题,老师一直坚持要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或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开始谈研究”,林楷虹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哈迎飞曾给他们举过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假如要研究某只大象的耳朵,但连研究的是什么象,它的总体情况和位置都没弄清楚的话,是谈不上研究它的耳朵的。

爱之深,责之切。对待爱徒,哈迎飞就像对自己一样严格。“哈老师对学术科研特别热爱、重视和严谨,可以说,读书思考做学问是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事业。她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研究生的”,已经研究生毕业的马天保说道。作为广州大学十佳学生,马天保在学校期间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但哈迎飞很少在公众场合表扬他,对他的要求也比其他同学高。“天保很有才华,能吃苦,很努力,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谈到自己的学生,哈迎飞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马天保说,老师曾因毕业论文的格式、语句等特别细小的问题特意打电话指导他修改,要他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三年的读研生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学术”二字深深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精神向往的始终如一。

“您对学生有什么期望吗?”

“我衷心希望他们热爱生活并认真生活,不断进步。”哈迎飞的笑容让阳光的余温在心头持续了很久,斜阳在窗子的一角偷偷隐匿起来,关上门之后一切又是原来的样子。读书、教学、科研,便是哈迎飞生活的常态。

(供稿:学生记者 丘敏华 张宇杰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7年9月30日第358-359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