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名师风采 正文

裴定一: 小平的讲话让我踏上了留学之路

作者:时间:2004-08-21点击数:

1977年7月,邓小平刚一复出就主动要求主管科技和教育。他多次谈话都论及科教和人才的重要性。1978年12月,经过与美国代表团艰苦谈判,教育部派出首批留学生,我校数学与科学学院裴定一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裴教授接受南方周末报采访,畅谈留学生活,缅怀邓小平同志。以下是他本人在采访中的陈述:

1978年12月25日,我作为改革开放后由教育部派出的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的一员,从北京出发,途经巴黎、纽约,于次日到达华盛顿特区中国大使馆。由于有中美即将建交这样的政治背景,我们到达美国的消息在当地媒体上都有报道。

我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出国,前30年自己的命运十分波折,这样那样的运动搞得我们这代人不再有什么大的梦想。

1964年我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又考取同系研究生,导师是华罗庚教授。那一年,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而我们这批研究生集中在当时建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由于我们没有去农村,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引起很多争议。我们在这一年中经常要接受“又红又专”的教育。一年后,也终于终止了业务学习,去了农村。1966年6月又返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裴定一教授

1968年10月我离开北京,分配到大庆油田当了一名采油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大约一年后,队长对我说,听说你是学数学的,以后就担任采油队食堂会计吧。从此我承担了会计和喂猪两项任务。我在接班时,队上仅有一头老母猪,当我离开这个队时,这头老母猪已生了两窝共14头小猪。

直到1977年底,我的工作关系才从大庆油田调到中国科学院。

得知要去美国留学,我有点不知所措,因为通知很紧急。我们首批50个人就在1978年的冬天启程了。那一年我已经37岁,但在团里还算年轻的。

在华老的推荐下,我得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初到普林斯顿,我感到了很大的差距。“文革”前我的数学基础还是非常好的,如果中国没有频繁政治运动的十几年耽误,我不会差这么远。

学成两年后,我们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回国。当时只想到满腔热情回国报效,从来没有想过留下来的问题。只有一个人没有回国,但当时大家也没有太多的反感。

邓小平1979年初访美时,我们有幸参加了卡特总统在白宫玫瑰园为邓小平举行的欢迎仪式。见到小平同志,我们都非常激动。没有他所倡导的开放政策,我们都不会有机会到美国留学。小平同志的一次讲话,让我踏上了留学之路。而在普林斯顿的留学,是我学术生涯中一个几乎最重要的转折点。

(新闻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