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是学校今后的重要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我校有能力也有很多潜力,还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学校有一批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服务地方项目,有些项目越做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老师服务地方经济工作的积极性,新闻中心特开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先行者”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先行者。
从修复中国最大的石构哥德式建筑---广州圣心大教堂,到修缮建于民国初年的西方古典式的粤海关大楼;从整修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到整体平移和修复广州锦纶会馆;从去年修复国家级第一号保护建筑广州三元里古庙,到近期迎亚运工程--国家文物保护区沙面全岛文物建筑的全面修葺,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老师多年来一直奔走在珠三角及港澳地区,配合各地政府做了大量的文物建筑挖掘及修复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声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汤国华开始与岭南古建筑亲密接触,汤国华教授作为岭南建筑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与岭南古建筑结缘的近三十个年头里,一直从事岭南建筑物理环境和岭南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和设计,曾主持完成多项大型厅堂的声学工程和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他亲手设计修复过国家级文物建筑十多个,省级的有几十个,市级的更多。在这些项目中,维修圣心大教堂是汤国华花费精力最多的项目之一。
汤教授在圣心大教堂修复作业中
位于越秀区一德路的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始建于1863年,竣工于1888年,是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事件冲击,石室大教堂已损坏严重。2004年7月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维修工程开始,汤国华是维修方案的设计者和工程质量的监督者。“从1994年开始,我就带领我的学生们对圣心大教堂进行测绘和各种研究。从完成测绘到设计维修方案,再到施工,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汤国华说,“因为石室的原始图纸已经找寻不着,所以测量工作非常关键。每个部件都测量,如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小亭子……”最后,这项由广州市政府拨款1000多万元、天主教广州教区自筹300万元进行维修的广州市天主教石室教堂维修工程终于在2006年得到了很完善的修缮,受到了政府领导和群众的称赞。
修复与研究工作从未停歇。目前,汤教授正在研究的文物建筑修复项目就有十余个,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中山纪念堂、国民党一大会址、沙面西桥、怀圣市光塔等等,研究方案一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后,便会马上进行修复。而目前正在研究修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澳门妈阁庙和广东开平碉楼两项,正在维修动工的古建筑也有十多处,如广州城隍庙、广州沙面建筑群、三水西南武庙、吴川李汉魂故居以及香港法定古迹景贤里等。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汤国华教授还担任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验收组专家和广东省建设厅历史文化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设计方案的评审专家等社会职务。
谈及对今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的打算,汤国华教授说,目前广州市文化局与我校建筑学院正在筹备共建一个维修文物建筑的传统工艺实验室,他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室能对岭南地区失传的传统工艺进行研究,特别是要进行多项技术难题攻关,同时将实验室建成广州市和珠三角地区维修文物建筑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培训基地。他说:“这样的培训基地不但可以把维修岭南文物古建筑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还可以充实我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教学实践。对此,希望学校能给予更多的支持。”
汤国华教授现在正着手写《广州市文物建筑保护技术》等三本专著。他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希望能把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多出几本书。”他还希望学校能把建筑学院、土木学院、人文学院、旅游学院以及抗震中心的资源很好地整合起来,申报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
(供稿:学生记者 郑晓静 苏剑丽 记者 肖湘 编辑:肖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