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党史宣讲团”奔赴南沙、花都乡镇为党员群众讲述党史故事。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前往花都乡村开展“多彩乡村 党史奋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花都是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革命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讲好花都的革命故事,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故事……”7月15日至21日,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前往花都区狮岭镇和花山镇各乡村,牵手当地的党员群众、志愿者、中小学生,开展主题为“多彩乡村 党史奋进”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由12名学生党员骨干组成,学生们在深入挖掘花都红色历史和革命文化,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党史宣讲内容,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花都红色革命故事”等主题,驻扎在义山村、洛场村等乡村开展为期7天的党史宣讲、特色思政教学、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面向当地群众宣讲党史和花都革命文化。
同时,学生们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特色支教活动,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花县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如革命故事情景再现、学唱红歌、主题折纸、宣传画比赛等形式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帮助中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
实践期间,宣讲团成员们还深入社区和村民家中,采访当地村干部、老党员和志愿者,并通过家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体验、党史专题调研、记录乡村建设成就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并见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青年宣讲团前往南沙乡镇讲述党史故事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啰嘿啰嘿,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嘿啰嘿,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嘿啰嘿……”,陈漫玲同学用一首《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切入,向南沙区大岗镇的党员代表们讲起了蕴藏在红米饭和南瓜汤里的井冈山精神。
陈漫玲是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学生,也是学院党史青年宣讲团中的一员。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广州市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组织遴选6名研究生和10名本科生,成立了“广大马院党史青年宣讲团”。宣讲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梅淑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杨柳、辅导员马娟的带领下,于7月19日-20日先后来到南沙区大岗镇、榄核镇、南沙街和东涌镇,为广大党员群众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讲述发生在南粤大地的党史故事。
本次宣讲历时2天,共计4场,覆盖了南沙区四镇街300余位党员群众。听众们既有各社区和各村的党员代表,也有来自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还有社区群众、初高中生等。为了让宣讲更加生动鲜活,更贴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观众的需要,这支青春洋溢的宣讲队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推敲语句、反复排练试讲,做了精心的准备。
在宣讲内容上,队员们选择了陈延年烈士、广州起义、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这5个篇章,搭配成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党的百年华诞的党史知识套餐,每个篇章讲15分钟,从小切口讲述大故事,听起来丝毫不觉得冗长。从语言上,队员们尽量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部分段落还用粤语讲述,让党史故事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从形式上,队员们巧妙穿插了如李大钊《青春》朗诵、“如何救中国”情景小剧场、《刑场上的婚礼》电影配音、“两弹一星”互动问答等环节,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段段不朽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青年宣讲团通过“沉浸式”讲述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不仅展现了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学马信马用马”的良好素质,也赢得了南沙区各镇街父老乡亲的广泛好评。接下来,同学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讲好党史故事、传递红色基因为己任,把党史故事送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于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