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大规模在线教学成为“刚需”。连日来,广州大学教师们转战线上授课,纷纷自创“教学秘籍”,突破在线教学的难点和瓶颈,保障“停课不停学”。
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建设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吴九占教授在2020年春季学期担任了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吴九占探索出以互动为核心的“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教学案例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调查显示,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在99%左右。
吴九占教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负责人,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主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论文130多篇,获教育部 “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课件”、山西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
直面在线教学“痛点” 保证教师“到场”
缺乏课堂气氛,特别是缺乏互动,是在线教学的一大“痛点”。基于此,吴九占提出,在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适应、转变观念的同时,老师不能缺位,必须适时“到场”。
“我们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不仅资源丰富多彩,而且以三位老师同时出镜交互讨论的形式拍摄教学视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更容易沉浸于教学之中。”吴九占介绍说,课程平台设置了三大讨论互动版块——有老师主导的课内讨论板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学生提问板块,学生可以提出疑难问题,表达自己的困惑,抒发自己的学习感悟;有综合讨论板块,和而不同的主张在这里展现,针锋相对的意见在这里碰撞。
五个学期师生在优课联盟平台互动次数达60多万,位居全国前列
本学期开学至今三周内师生互动达4万多次
本学期中,吴九占担任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校公共核心选修课《回望江山》等。这些课程都已经在优课联盟平台上线,为开展“在线翻转”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根据教学需要,吴九占还配合使用腾讯会议、QQ群课堂和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在互动讨论板块中,许多学生在这里流连忘返,享受了在课堂上从来没有的“当家作主”的体验。吴九占说:“三大讨论板块使学生找到了课堂上相互交流、集体讨论的气氛,感觉老师和同学们就在身边,并未‘走远’。”
“面对面”互动 置顶问题当面回答
“如果说在线课程异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是通过在线同步直播教学实现的。在开展课程平台异步教学的同时,在线直播同步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完整教学的组成部分。”吴九占认为,异步教学解决“学习知识”问题,而同步教学解决“内化知识”的问题,同时提升能力,培育情感。为此,在利用课程平台异步教学的同时,吴九占和同事适时利用课程平台和企业微信号、QQ群课堂以及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开展直播教学,实时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
教师在三个互动板块积极在线与学生开展交流
同步直播教学中与学生互动
教师使用企业微信号等教学工具与学生互动讨论
吴九占介绍说,教学团队根据这些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把翻转课堂的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迁移到直播教学。例如,老师通过课程公告,告知线上直播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分成小组提前讨论交流,课上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其它小组进行点评;小组之间有不同意见,可以同时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面对面”讨论。“我们会把置顶的问题在直播中提出,点名让学生回答,检测同学们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在直播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插入回答和讲解。”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互动,大大拉近了空间距离,学生有了“在上课”的感觉。
“五要素”协同发力 实现多元形成性评价
在吴九占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SPOC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中提出,教师、学生、内容、平台和互动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五要素”,其中互动是“五要素”的联结点。为此,吴九占倡导改革线上教学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互动为核心,“五要素”协同发力,实现多元形成性评价。“比如在线课程异步教学的成绩由教学视频、章节测验、互动讨论、课程作业、线上考试五部分有机构成,为形成性评价;在线同步直播教学成绩由互动的数量和质量综合评定,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也是形成性评价。异步教学与同步教学成绩结合,形成总结性评价。”
在线异步教学评价结构
实践中,多元形成性评价机制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大家普遍认为相比传统的单一评价,这种评价机制更为灵活、有效。
(供稿:教务处 编辑: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