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加强岭南传统建筑工艺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6月23日,我校与花都区新华街联合主办,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部门联合承办的“2025年走进岭南传统建筑工艺与文化传承保护科普教育模型展”在广州民俗博物馆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俊,新华街党工委副书记彭聪,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市域帮扶组团牵头单位广州市公安局等单位代表,以及花都区相关部门负责人、41个村(社区)文化宣传工作者共同参与。
吴开俊在开幕讲话中强调,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发挥科研与教育优势,为传统建筑工艺的活态传承提供智力支持,深耕遗产保护的民间根基,为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供文化与技术新动能,助力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我校自2024年对接花都区新华街开展“市域内结对互促纵向帮扶”工作以来,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深入推进实施帮扶共建项目,举办了2期“舞蹈艺术讲座展演”活动,近200人次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了多场“防溺水安全教育”,超千名中小学生受益;组织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合新华街的民俗特质开展墙绘活动;本次活动更是汇聚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探讨岭南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路径。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我校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精准对接新华街所需,积极发挥广大所能,进一步推进新华街“市域内结对互促纵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