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9月10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师生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撰写心得体会。
遵循教育规律,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马凤岐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要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决定了各项公共事业发展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教育领域,以人民为中心具体体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教育内外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中客观的、必然的、普遍的联系,即是教育规律。一般认为,教育基本规律有两条:第一,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和互动性;第二,教育活动要与人全面发展的规律相适应。高等教育符合教育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特点:高等教育研究和传授高深学问,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高等教育面对的是十八九岁以上的青年学生。
一、遵循教育规律,要求高校发展战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并受社会环境制约,与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不可闭门办学,否则,将失去价值,被社会抛弃。在我国,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光辉目标。这要求高校发展战略规划要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学校所在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相一致;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高校要积极开拓创新,成为社会前进的排头兵,通过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贡献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思想产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二、遵循教育规律,要求高校校内政策和管理适应高等教育特点
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和核心价值,高校各种政策和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以完成其核心使命、实现其核心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基。教育部长陈宝生说,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高校工作要“以本为本”,突出本科教育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学科建设不仅是学校核心工作的一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也有助于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要坚持教育与研究相结合,要求优秀教师走上讲台,鼓励和支持教师将学术研究转化为教育内容,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
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要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优秀教师,对教师管理和考核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留下空间,激发教师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宜过多试图以制度管制他们的教育和科研活动。高校资源分配要保证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需要,鼓励卓越,同时又要平衡考虑学校各方面、各群体的合理要求,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要在校内建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高校管理者应考虑更少地发布指令而更多地致力于唤起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心。建设质量文化是一项长期工作。制定科学的校内政策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及管理者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是建设质量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遵循教育规律,要求高校教育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一般规律和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全面发展规律,尊重和适应学生不同特点和多样性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业挑战度和为学生提供严格的学术训练;改革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支持;教育内容、过程和方法与社会实践、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在考核中保护、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对我国高等教育很有针对性。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教育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参与度低,学业强度和挑战度低,学术训练不足,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要求教师认真对待教育工作,探索改革教育方法,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相结合;要求管理者反思学校政策,鼓励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工作,并通过完善教师发展、改进教师教育工作评价等方式,引导教师采用更先进的教育方法。同时管理者亦应考虑到,教育既是科学亦是艺术,教育过程是非程序性的,教育方法是多样的,每一个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风格。管理活动须适应教育活动的特点,为教师创造性开展教育工作留下足够空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
(作者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